2020-06-10
寫“中醫藥小課堂”這個名字之前,想過很多其他的名字,比如:中醫賞析、中醫講堂、中醫問道等等,其實都是可以的。因為首先,中醫一定是傳統文化,就象古文詩詞、戲曲茶道、鐘鼓鳴琴等一樣,是傳統文化中的精品,源遠流長、耐人尋味。所以,中醫不譯成Chinese Medicine,而譯作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。只是我不喜歡那些很隆重的名字,寫這個欄目是想讓更多人明白,中醫就好像身邊的大白菜,俯拾即是,美好而不遙遠,實用而不神秘。就好像,每日來海灘上散個步,隨手就能撿到一枚中意的珠貝一樣,那你還不來嗎?每日打卡“中醫藥小課堂”。
我們每到一個景點,正式進入之前,總要先看看地圖,按圖索景。
打開這張地圖。我們看到,如同現代科學一樣,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感到意外,而對于長期接受中醫藥文化的人來說,中醫就是一門科學,甚至比起現代科學,還要完整一些。當然,在“中醫藥小課堂”里,所有的概念都將用大而化之的方法來介紹,用最少最簡單的語言來描述復雜和艱澀的概念。不求精確到照搬教材,但求明白到心領神會。
這張地圖的導引,首先講“中醫對世界的認識”,然后講“中醫對人體(五臟六腑、經絡、四肢百骸)的認識”,“中醫對疾病的認識”,“中醫對藥物的認識”,只談這幾條大的線索,可以認為是核心的中醫理論。正是這些理論指導了所有的中醫實踐,幫助中國人民在5000多年的文明進程中,一次次擊退病魔,護佑和延續著中華文明的生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