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6-09
除了心,其實在中醫里面跟精神情志關系最密切的當屬肝。生活里面,我們說一個人抑郁了,通常會說,肝郁氣滯、肝氣郁結等等。用于肝郁脾虛的最著名的方劑名曰“逍遙丸”,可見一斑。肝在五行屬木,木性條達、舒暢,健康的小樹應該是伸展著枝條和樹葉,自由生長,如果不讓它伸展,予以限制和擾亂,必定要生病。中醫的神級取象類比,太形象了,用樹木生長的舒展特性,來類比肝臟的體陰用陽而行疏泄的生理特點。
何謂體陰用陽?
體陰是指肝主藏血,是指肝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流量的作用,以適應人體在不同生理狀態下的需要,并防止出血的發生。當人體處于安靜的狀態時,機體需要的血流量減少,部分血液回流至肝臟并貯藏起來;當人體處于運動狀態時,機體的血液需要量增加,肝臟內貯藏的血液被調動出來,以滿足身體各組織器官的需要。所以王冰注解《素問。五臟生成論》說:“肝藏血,心行之,人動則血運于諸經,人靜則血歸于肝臟”。若肝藏血的功能失常,一是肝血不足,可見兩目干澀昏花、視物不清、夜盲、肢體麻木、屈伸不利等;二是肝不藏血,可導致出血之證,而見吐血、衄血、咯血、婦女月經過多或崩漏等癥。
用陽是指肝主疏泄,疏泄,即疏通暢達之意。肝主疏泄,指肝具有疏通、舒暢、條達、升發的特性,能調暢全身的氣機。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:
調暢氣機:氣機,即氣的升降出入運動。肝的主升、主動、主散的生理特性是氣機疏通、升發、暢達的重要條件。肝調暢氣機,就是說肝的疏泄功能,對全身氣機升降出入運動之間的協調平衡,起著重要的疏通和調節作用。只有氣機的調暢,才能維持氣血的正常運行,臟腑的功能才能正常發揮。肝失疏泄,氣血運行失常,使氣機阻滯,可見胸脅、兩乳或少腹脹滿不適;氣滯血行不暢,則胸脅刺痛、經行不暢、痛經、閉經,甚則形成癥積。若肝氣升發太過,則見面紅耳赤、頭脹頭痛、目赤腫痛、頭暈耳鳴,甚則血隨氣升而見吐血、咯血,甚則昏厥。
調節情志:情志,即情感、情緒,是指人類精神活動中以反映情感變化為主的一類心理過程。肝調節情志,是說肝通過其疏泄功能對氣機的調節作用,可以調節人的情志活動。情志活動雖由心統領,但又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。正常的情志活動依賴于氣機的調暢,以氣血為物質基礎,而肝能調理氣機,影響著氣血的運行,起著調節情志的作用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,氣機調暢,氣血順暢,則精神愉悅,心情舒暢。若肝的疏泄失常,肝氣郁結,則心情抑郁、悶悶不樂、而善太息;肝的升發太過,則肝陽偏亢或肝火過盛,可見精神亢奮、煩躁易怒等異常表現。
協助消化:肝的疏泄功能協助消化的作用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。①協調脾胃的升降:胃主受納,脾主運化;胃氣主降,脾氣主升,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。肝的疏泄功能是維持脾胃升降協調的先決條件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,使脾之清陽能升,水谷精微上輸于心肺;醫|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又能助胃之受納腐熟,使濁陰下降,食物下傳于小腸。病理情況下,若肝失疏泄,可使胃失和降,而見惡心、嘔吐、暖氣、呃逆、胃脘脹滿疼痛等肝胃不和的表現;或使脾氣不升,出現腹脹、腹痛、腹瀉等肝脾不調的表現。②調節膽汁的分泌和排泄:肝的疏泄促進膽汁的分泌和排泄,幫助脾胃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。肝氣郁結,則可導致膽汁的分泌和排泄的異常,出現脅肋脹痛、口苦納呆、厭食油膩,甚則黃疸等。
此外,肝主疏泄,調暢氣機,還有利于三焦水道的通利,協調水液代謝;運行氣血,調理沖任,調節婦女的月經及孕育功能;疏泄有度,調節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。
與肝相關的五行連屬包括:肝在志為怒,在體合筋、其華在爪,開竅于目,淚為肝液等。